手足口病是儿童多见的一种传染性皮肤疾病,是由肠道病毒引起,主要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的柯萨奇病毒、埃可病毒和新肠道病毒,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,但少数患者可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炎、膜脑炎等并发症,需尽早祛除,那手足口病的症状图长什么样子?下面是对这个问题做的详细介绍。
专家指出:
1、手足口病潜伏期:一般为2~10天,平均3~5天,有低热、全身不适、腹痛等前驱症,体温多在38度以上,体温持续不退,体温越高,病程越长,病情也就越重。
2、手足口病发病人群:手足口病,婴幼儿和儿童普遍多发,3岁及3岁以下婴幼儿更容易得病,特别是托儿所,幼儿园等单位的小儿,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,也无症状,但会传播,需做好防护,以免传染给孩子。
3、发病部位:手足口病位于舌、颊黏膜及硬额等处为多,也可波及软腭,牙龈、扁桃体和咽部。
4、手足口病皮损特征:刚发病为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绿豆大小水疱,手、足出现斑丘疹、疱疹,疱疹破溃后会形成溃疡,疼痛感较重,患儿常表现出烦躁、哭闹、流口水,不吃饭等不适。小儿手足口病的疹子较少出现在躯干及面部,一般7天左右就能消退。
5、手足口病皮损危害:个别小孩可出现泛发性丘疹、水疱,伴发无菌性脑膜炎、脑炎、心肌炎等。可伴有咳嗽、流涕、食欲不振、恶心、呕吐、头痛等症状。
温馨提示:手足口病患者用过的日用品需做好消毒处理,一旦发现,及时到专业、正规的皮肤医院祛除,要经常为孩子晾晒被子,保持室内的整洁,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